2025年厦门“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成果展成功举办

小编:龙岩旅游攻略哪个app好发布日期:2025-11-25浏览量:3

  

 

  庄陈华领衔表演木偶戏《古韵绝技》,再现《沉默的荣耀》精彩片段。  

 

  小朋友参与布袋木偶戏趣味互动。  

 

  厦门市南乐研究会带来《春光明媚》。  

 

  小朋友体验惠和影雕技艺。  

 

  闽南茶桌仔非遗项目搬进百年中山路。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钟宝坤 实习生 胡湘 通讯员 叶亚莹)

  古韵新声同唱,老街潮玩共生。11月23日下午,厦门中山路人潮涌动,独具匠心的文化盛宴——2025年厦门“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成果展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作为厦门市全年非遗活化实践的压台之作,在中山路这片洋溢历史韵味的土地上绽放耀眼光芒。活动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由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海西晨报社承办,是“2025年厦门市民文化汇”重要活动之一,通过IP赋能、场景活化与业态融合等多元途径,精心打造一场集观演、体验、消费、传播于一体的非遗嘉年华,为2025年厦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绘下一个圆满、绚丽的句点。

  焕新演绎 非遗步入年轻人视野

  成果展上,一系列打破传统的表演让人耳目一新,也将前来观看的市民朋友拉入一部活灵活现的非遗剧集之中。

  其中,《沉默的荣耀》原班演员阵容带来震撼表演,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庄陈华领衔表演木偶戏《古韵绝技》,再现《沉默的荣耀》精彩片段;厦门市南乐研究会带来的《春光明媚》,古声新绎,焕活千年传承;《海峡升明月,戏剧共潮生》传统与流行相合,让传统戏剧嫁接新潮,重塑非遗表达。

  除了精彩表演,闽南茶桌仔非遗项目也搬进了百年中山路。只见“XIA MEN”字样的茶桌仔沿街铺开,错落有致地镶嵌在骑楼廊道间,宛如一条流动的茶香长廊。市民游客纷至沓来,围坐于茶桌旁,免费“呷茶话仙”,他们谈笑风生,品茗聊天。茶香袅袅中,人们的话语声、笑声交织成一片,汇成了一曲动人的市井交响乐。这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不仅让市民游客领略到了闽南茶桌仔的独特魅力,更让他们在茶香与光影的交织中,读懂了闽南文化的深厚底蕴。

  同时,大型皮影戏打卡装置、非遗文创市集、草木扎染、珠绣体验等20个互动摊位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市民游客不仅能观赏到精美的非遗作品,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还能将心仪的非遗文创产品带回家,达成“可见、可感、可带走”的非遗传播闭环,使非遗文化以一种更为直观、亲和的方式融入生活。

  当天,中山路恰似被赋予了新的生机,宛如“可行走的非遗剧场”。市民们身处其中,仿若穿越时空,与非遗展开一场深情对话。

  广泛参与 非遗于社区落地生根

  本次成果展不仅是年度收官之作,更是对2025年厦门“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的一次全面、集中的展示与总结。

  2025年厦门“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自启动以来,以“潮玩非遗”为切入点,大胆采用“非遗+潮玩”“南音+现代乐器”等跨界表演形式,打破传统非遗固有认知,成功吸引年轻群体的关注。活动中,AI非遗变装将科技与体验融合,更成为传播的热点,促使更多人从“旁观”转变为“参与”。

  非遗在社区“百传计划”紧随其后,100名非遗推广大使深入社区与工坊,先后走进屿见闽南、弘晏庄木偶艺术馆2个非遗景区和思明蔡氏漆线雕、湖里惠和影雕、集美闽南造像、海沧传统香道、同安锡雕、翔安传统面线6大非遗工坊,沉浸式体验漆线雕、影雕、香道、面线等传统技艺。非遗推广大使借助短视频、图文等形式,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各大平台发布内容超150条,其中话题#厦门非遗在社区#阅读量突破2000万,持续掀起非遗传播热潮。

  产业赋能 非遗生态渐成体系

  2025年厦门“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不仅注重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更着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区、产业的深度融合。

  思明蔡氏漆线雕研发创新轻文创产品,以更为新颖、时尚的形式展现漆线雕的魅力;湖里惠和影雕工坊打造“前店后坊”模式,使游客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影雕的制作流程;海沧传统香道工坊推出养生香袋,将传统香道文化与现代养生理念相融合;翔安传统面线工坊通过产品创新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实现了销售增长与就业带动,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屿见闽南和弘晏庄木偶艺术馆两大非遗景区借助“非遗+旅游”模式,开展亲子工坊、木偶微巡演、非遗海岛攻略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构建起完整的非遗体验链条,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环。

  非遗正青春,不仅是本次活动的主题,更是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实践的核心理念。从启动仪式的“AI变装”到成果展的“沉浸式演出”,从KOL共创到全民打卡集赞,年轻化的表达、科技化的手段、系统化的运作,使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据统计,2025年厦门“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累计吸引逾100万人次参与,培育100余名非遗推广大使,实现全网曝光超2000万次,成功构建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社区参与”的非遗传承新生态,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非遗从“静态保护”走向“活态传承”,从“文化展示”融入“生活日常”,助力厦门打造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让古老技艺在社区土壤中生根发芽,焕发出青春生命力。

文章链接:http://www.fjph.vip/news/show-9512.html
文章来源:厦门网    
 

最新小商品批发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