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新民中学、柳州市中山中学上千名学子到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程阳八寨景区开启非遗研学之旅,向当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学习侗族刺绣、三江农民画等非遗技艺,在非遗学堂中感悟文化魅力,在亲手体验中提升综合素养。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新民中学、柳州市中山中学上千名学子到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程阳八寨景区开启非遗研学之旅,向当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学习侗族刺绣、三江农民画等非遗技艺,在非遗学堂中感悟文化魅力,在亲手体验中提升综合素养。
近年来,三江深挖“非遗富矿”,积极打造“研学+”经济新业态,通过“景区承载+课程活化+传承人授课”模式,推动文旅与教育深度融合,走出一条以非遗研学带动文化传播、以实践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丽新三江注入蓬勃活力。

学生们体验侗族刺绣 龚普康 摄
非遗不是摆在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能上手体验的“活教材”。学生们在程阳八寨跟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学侗族刺绣、画三江农民画,这一笔一画、一针一线之间,触摸的是历史的脉搏,感受的是文化的温度。“这种沉浸式体验,比书本上的知识更鲜活,也更能润物细无声地滋养孩子们的心田。”一位研学带队的老师说。
“景区+课程+传承人”模式,是三江拓展研学游的重要手法,把“研学+”做成了“共赢+”。景区提供真实的文化场景,课程保障学习的系统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则确保技艺的原汁原味,学生们也能得到宝贵的实践课,这不仅是文旅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更是用实践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活力,真正把文化的“软实力”转化成发展的“硬支撑”。

学生们在程阳八寨研学 龚普康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