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吹皱一池涟漪,也吹动了人民群众的出游心绪。赴山林赏漫山红叶、观彩林浸染,走进古镇市集看非遗展演、品秋日限定美食,参与沉浸式体验项目、玩出秋日乐趣……多元化选择吸引众多游客走出家门,与秋季美景相拥,解锁秋日浪漫。
大好河山染秋色
当前,祖国大好河山秋景正盛。多家旅游平台数据显示,“赏秋”成为国内长线游的关键词,“秋天去哪玩”“红叶”等搜索热度持续上涨,多元化秋游需求持续释放,全国秋季旅游市场热度不断攀升。
从城市到郊野,赏秋场景愈发多样:大街小巷、城市公园成为触手可及的秋日打卡地,郊野公园的红叶观赏点迎来徒步赏景热潮。
“北京的秋从不让人失望。”专程从上海来京赏秋、身着“格格”装的游客张璐站在五四大街的银杏树下感叹道。在北京,处处可见迷人的秋日画卷:五四大街上,金黄的银杏树与古建相映成趣;老舍故居内,红柿树成为人们争相打卡的秋日胜景;香山层林尽染,进入最佳观赏期,将古都的秋日韵味渲染到极致……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沙海江介绍,今年秋天,北京推出“多彩公园”“金秋画廊”“斑斓森林”三大类赏秋场景,精选100个赏秋点位,打造“城区—近郊—远山”秋色廊道,让市民游客既能在城区公园品市井闲趣,也能赴远郊山野赏斑斓秋景。
北方辽阔的山川湖河无疑是赏秋的好去处。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秋色比南方来得更早,也更为浓烈。秋日的喀纳斯湖如翡翠静卧于群山之间,西伯利亚落叶松与欧洲山杨交织成金黄、火红相间的斑斓画卷。登上观鱼台远眺,湖水、林海与远处友谊峰冰川相映成趣,山脚下的白哈巴村木屋炊烟袅袅,宛如油画中的隐世村落。
“我们特意住进景区的小木屋,推开窗就是满眼秋色,晚上还能看星星,这种融入自然的秋游体验非常治愈。”广州游客刘博栋感慨道,飞行几千公里来到阿勒泰,就是为了亲眼见证这里的“秋日童话”。
而在辽宁丹东,以“雄险幽奇秀”闻名的凤凰山,在秋日里更添几分壮阔。乘坐缆车缓缓上行,身旁是刀劈斧削的悬崖,眼前是漫山遍野的红叶,偶有翠绿松柏点缀其间,美不胜收。
“我们以‘登高赏秋,山海入怀’为主题,依托凤凰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设置了秋色相册打卡墙、彩林观景打卡点,打造了秋季徒步体验场景,希望能满足摄影爱好者与游客的多元需求。”辽宁凤凰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云生介绍。
文化体验添秋韵
秋季旅游不仅美在自然风光,更美在人文韵味。观赏秋景之余,越来越多的游客更愿意在逛民俗、品非遗、亲农事的过程中,感受秋日的人文温度。全国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企业聚焦市场需求,打造融合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体验的新产品、新场景,让人们在秋游中感受文化之韵。
在天津市宝坻区新安镇伍麻庄村,一场热闹的秋季“村晚”让秋日乡村充满欢歌笑语。稻田边的“村晚”舞台上,村民自编自演的田间小调、广场舞轮番上演,唱出乡村新貌、舞出丰收喜悦。台下互动区人气爆棚,“村晚尝新米”展台前米香四溢,由黄金锅巴粥、米糕等组成的“全米宴”让游客大饱口福。
“我们以‘村晚’为舞台,用丰收传递喜悦,以融合激发活力,展现新时代乡村的崭新面貌。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文旅赋能、产业兴农的发展路径,奏响乡村振兴的乐章。”新安镇党委书记郑宝东说。
深秋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白河镇最浪漫的时节。金黄的银杏叶飘飘洒洒,为第十六届银杏文化艺术活动增添了诗意氛围。依托白河镇千年银杏林资源,当地策划了美食品鉴会、汉服巡游等活动,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中国银杏之乡”的魅力。嵩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嵩县正推动“银杏+山水+文化”深度融合,实现文旅发展从“一季火”向“四季旺”转变。
在内蒙古,“捡秋”正火热出圈——在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等地,自驾车停在田边,游客们或弯腰拾捡土豆,或现场烤制土豆,沉浸式感受秋日田园风情。两地还顺势推出了“捡秋薯乐汇”活动以及5条“捡秋”旅游线路,将这一农事体验打造成特色文旅产品,让游客在感受原生态农耕乐趣的同时,体验美丽的自然风景、暖胃的特色美食、多彩的民俗文化。
融合业态增秋彩
眼下,多元业态融合的创新实践正为秋季旅游注入新活力。一批文体旅融合、农文旅融合等新场景不断涌现,丰富了秋季旅游市场供给,成为拉动秋季旅游消费的新增长点。
“既为看球,更为旅游!”在湖南怀化,湘超主场比赛吸引近1.5万名市民游客。赛事热度延伸至商圈、夜市与景区。怀化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在全市设置61个“湘超第二现场”,并推出夜市“看球套餐”、凭球票享景区折扣等,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体育赛事的热度切实转化为文旅热度、消费活力。”怀化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不少外地球迷看完比赛后,还会留在怀化游览黔阳古城、体验通道侗寨风情。
“来临沂既体验了赛事激情,又领略了书圣故里的文化底蕴。”一位来自河北的跑步爱好者在2025临沂马拉松赛后说,“临沂各景区推出了专属优惠,让我们这些外地跑友可以深度游览临沂,这趟旅程格外充实。”
本届临沂马拉松深谙“赛事引流、文旅留客”之道。临沂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赛事将“流量”有效转化为“留量”,显著带动了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增长,酒店入住率、景区客流量实现双提升。
在浙江宁波四明山,山地越野赛与文旅市集联动,参赛选手和市民游客可以品尝当地美食、体验非遗技艺;四川雅安“环茶马古道”自行车赛期间,当地举办文旅集市,吸引客流8万余人次;广西桂林环漓江骑行挑战赛将山水画廊化作天然赛道,打造文体旅金字招牌;四川泸州“向溪而行”徒步赛串联起乡村古道与田园村落,打造集运动、美食、非遗于一体的沉浸式秋日盛宴……运动激情遇上秋日美景,文体旅融合业态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促消费的作用更加凸显。
多元融合业态也在广袤乡野间蓬勃发展。在安徽黟县塔川村,农文旅深度融合为传统古村落注入全新动能。“坐在咖啡馆里,窗外是金色稻田,手中是现磨咖啡,令人格外惬意。”河南游客陈女士向记者分享了她在塔川村“春田秋川”咖啡屋的体验。
从打造稻田艺术景观、建设乡村文化展览馆,到开发研学、康养等新业态……塔川村党支部副书记汪丽霞介绍,塔川村立足生态与文化资源优势,不断丰富旅游场景,已经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热门乡村旅游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