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各地文化和旅游工作者表示,将围绕“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好服务经济发展。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常红安介绍,青海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度挖掘区域特色,强化资源整合与功能互补,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牵引,构建“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推动旅游业从以景区点观光为主,向深度体验、文旅融合、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转变。加快传统业态升级改造,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景区管理水平,推动环青海湖、塔尔寺等传统景区提质扩容。依托清凉避暑气候优势,培育夜间消费场景,提升“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美誉度。在夯实现代化基础设施方面,围绕国家文化公园、旅游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下达省级文化和旅游专项引导资金,实施旅游厕所、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项目。
“全会为‘十五五’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也为文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浙江省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应建勇说,宁波将坚决落实全会部署,以市民游客需求为导向,以体系化建设为抓手,以实干担当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聚焦健全产品体系盘活存量,立足宁波自然生态、人文景观等资源禀赋,构建“东海、西山、南佛、北儒、中天一”全域文旅空间格局。聚焦优化供给体系做大增量,强化项目招引与市场主体培育,通过结构性改革丰富文旅产品体系,形成供需良性互动。
“全会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葛磊说,中国旅游协会将积极推动构建面向未来的旅游业,一是以“中国服务”为核心,推动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的创新创造和精细化发展。二是广泛团结市场主体,弘扬旅游企业家精神,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三是树立“大旅游”思维,推动旅游与教育、体育、健康、商业、交通等多领域跨界融合,实现协同创新。
“现代旅游业体系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黑龙江省大庆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高岩介绍,大庆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聚焦消费需求,构建便捷化、多元化的文旅服务体系,从固本升级、创新育新、扩容提质等方面谋划下一步工作。持续巩固提升红色研学的竞争力,带动研学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湖北省利川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罗豫鑫介绍,利川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立足避暑气候与生态优势,深耕康养度假支柱产业,推动腾龙洞、龙船水乡等核心景区升级,完善交通路网,打造“一小时旅游圈”;发展冰雪、温泉业态,把“冷资源”转化为“热产业”。坚持“景城一体”发展,通过实施清江“一河两岸”提升工程、建设夜间消费区等,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
“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大潮中找准定位,为巩固壮大国企根基作出积极贡献。”八达岭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荣欣锋介绍,集团将坚持创新驱动,深耕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具有高辨识度和美誉度的文旅品牌。聚焦冬季冰雪旅游,创新策划冰雪主题产品矩阵,多元拓展沉浸式体验场景,力促形成“淡季不淡”的新局面。
“我们应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以人民为中心,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高品质的旅游产品服务,满足人民休闲、健康、求知、审美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黄璜说,“十五五”时期,业界应着力构建符合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的现代旅游业体系,通过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重塑旅游全产业链,培育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增强产业韧性与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