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由丹东市人民政府、中国旅游报社联合主办,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中国旅游报社品牌活动部共同承办的2025年丹东文体旅融合创新发展交流活动在辽宁省丹东市举办。来自文化、旅游和体育行业的专家、丹东市文体旅相关单位代表、旅游企业及媒体代表等约260人齐聚一堂,围绕文体旅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展开深入交流。
丹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兵,中国旅游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徐行,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王增亚等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 周广庆 摄
丹东市副市长刘向东在致辞中表示,丹东将文体旅深度融合作为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战略抓手,积极构建“文旅+百业”与“百业+文旅”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体旅示范地先行区”,全力推动体育、文化、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的融合。
活动现场 周广庆 摄
为进一步凝聚智力支持,活动现场举行了“丹东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智库专家”聘任仪式。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会长代柳梅,全国新闻界匹克球联谊会会长、新华社体育部原高级记者梁金雄,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理事长、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洋洋,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张佑印,中国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常务秘书长于朝宗6位专家代表获聘。
在主题发言环节,孙若风、张佑印分别围绕“在群众性文体旅活动中共创共享美好生活”“匹克球运动赋能丹东文体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研究”作深度分享,提出以群众性文体旅活动驱动文体旅融合,构建沉浸式、差异化文体旅消费生态的发展思路,并为丹东文体旅融合迈向更高层次提供了专业见解。
活动现场,6项涵盖体育健身、生态度假、城市更新、康养休闲等领域的重点项目进行了集中路演推介,包括咏赢山文体旅游项目、荣蓁·匹克球馆项目、大洋河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五龙背国际温泉康养度假休闲中心项目、1950抗美援朝沉浸式红色演绎项目、浪头港旅游园区项目等,与会专家从市场潜力、商业模式、落地策略等角度进行了精准点评,为项目后续优化与合作对接提供了重要参考。
活动现场 赵耀 摄
CPC-600开幕式现场 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交流活动同期还举办了2025辽宁匹克球巡回赛—鸭绿江杯·丹东站(CPC-600)开幕式,吸引了参赛运动员、裁判员、媒体代表及观众等310余人参与。作为本次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新闻媒体匹克球交流推广赛也于当日在丹东新区玉带河公园开赛,并配套举办了“特色旅游产品展示展销+匹克球体验”活动,不仅进一步推广了匹克球运动,还为参赛选手和观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旅体验,营造了全民参与、共享欢乐的体育氛围。
全国新闻媒体匹克球交流推广赛现场 姜波 摄
匹克球展示 主办方 供图
作为一项融合了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运动元素的新兴体育项目,匹克球具有设备简单、易于上手、适合全年龄段参与等特点。丹东市匹克球运动的蓬勃发展,正是丹东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和创新案例。自2024年11月丹东市委、市政府作出打造全国知名“匹克球之城”决策部署以来,丹东从场地惠民、赛事引流、人才强基和产业培育四个维度协同发力,积极探索在文体旅融合背景下的“匹克球+”发展路径。截至目前,丹东市已新建、改建匹克球场地达841片,累计举办各级各类匹克球赛事活动百余场,形成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