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时节,稻浪翻滚,世界文明对话再次进入“良渚时间”。以“文明重光:文化遗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为主题的第三届“良渚论坛”近日在浙江杭州落幕,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中外嘉宾在稻花香里话和合,在莫角山下触摸文化刻度,见证良渚文化数千年底蕴与全球文明热情相拥。
解码历史 共探文明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人类文明星光璀璨。中外学者以“良渚论坛”为契机,携手解码历史、共探文明。
五千年文明看良渚。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回顾良渚古城考古历史,西北大学校长孙庆伟深情地说:“站在这片中华文明曙光初现的沃土上,我深信,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他看来,作为考古学人,对前贤最好的致敬、对人民最好的答卷,就是把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建设推进到新的高度,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数千年前,良渚先民的水稻种植技术已颇为成熟,如今,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也种植了大面积水稻。日本熊本大学副教授久保田慎二的研究便与这传承数千年的一粒粒稻谷有关。
“良渚人的做饭方法影响深远。”过去几年,久保田慎二和团队成员围绕东南亚以及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做饭方式进行了系列调查,最终得出结论——蒸饭是良渚人主要的烹饪方法。他认为,良渚时期烹煮稻米的方法以及稻作技术影响了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做饭方式。
“请大家想象一下,我们正在进入一座历史悠久的神庙……”论坛现场,马耳他文化遗产委员会主席马里奥·丘塔亚尔提出的话题引发嘉宾深思,“这些文化遗产历经沧桑依然傲然矗立,气势恢宏,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岁月长河中无数的故事。这背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保护。”
对话交流 凝聚共识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齐聚一堂,面对面开展文明对话,打破了诸多界限,凝聚了更多共识,共同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博物馆不仅是遗产的守护者,还是参与社会对话、推动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机构。”在俄罗斯民族博物馆展览专员叶莲娜·奥萨德恰娅看来,跨国合作的文物展,有助于促进国际对话以及跨文化交往。
今年是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40周年,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通过20周年。“中国在遗产保护领域取得了非凡的进展,尤其在博物馆和保护技术领域全球领先。”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亚洲合作研究集群负责人蒂姆·温特说,世界遗产保护绝非只是保护技术的简单组合,还涵盖了文化、社会领域的多项议题。世界遗产可以成为推动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形成合力的重要载体,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博物馆既是遗产的守卫者,也是和平大使。”阿塞拜疆国家历史博物馆国际交流与公共事务主任祖姆鲁德·伊斯梅洛娃说,如果将文化遗产比作人类记忆,博物馆则可以让观众与人类记忆产生直击心灵的对话。
文化遗产是文明互鉴的纽带。“很多波兰游客欣赏过中国文物后前往中国,了解中华文化。”华沙国家博物馆中国艺术收藏策展人乔安娜·波普科夫斯卡说,博物馆馆藏满足了波兰游客对文化感知的需求,更成为连接欧亚的文化桥梁,希望未来能够增进了解,推动跨文化对话。
共享智慧 汇聚力量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良渚这片孕育文明的沃土上,历史与当下和鸣,智慧与力量汇聚,共同守护人类文明。
深秋的清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在白茫茫的雾气中逐渐醒来。“身处良渚古城遗址,游客能够亲身感受古老文明的魅力。”北马其顿《新马其顿报》记者韦斯娜·达姆切夫斯卡说,良渚实现了古老遗产与现代展示方式的融合,良渚考古遗址在保持原真性的同时推动可持续文化旅游的模式值得借鉴。
体验“神纹之约”VR项目后,埃及作家埃兹丁·曼苏拉·穆罕默德·埃尔赛义德说:“VR体验非常真实,好像我就是和良渚先民生活在一起。VR技术让古老文明‘活’过来了,让观众通过技术手段回到历史场景之中,从而获得更深的感悟。”
论坛期间,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发布《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杭州宣言》。“宣言的发布标志着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之间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理事长、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罗文利说,未来,各成员机构将以此为指导,通过更紧密的协作与创新,推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与展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博界的力量。
“文化是‘国家的灵魂’和‘社会黏合剂’,要在发展与保护之间寻求和谐共生。”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世界遗产顾问卡罗琳娜·卡斯特利诺斯看来,遗产保护不仅是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更深层次来说是文化问题,需要通过跨界对话巩固文化多元性。
“尽管起步不久,良渚论坛已成为一个鼓励不同文化和文明相互交流和相互了解的重要平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拉扎赫·伊伦都·阿索莫说。
文明在交流中熠熠生辉,良渚论坛通过搭建文明对话平台,助力不同文明在对话中彼此照亮,见证和传播更多“美美与共”的文明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