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因“她”而美 旅途与“她”同行

小编:郭子腾 李庆禹 <video width=&qu发布日期:2025-11-18浏览量:2
核心提示:为贯彻落实全球妇女峰会精神,2025年旅游业妇女发展大会近日在京举行。大会由中国旅游协会妇女旅游专业委员会主办,以“她旅程 共美好”为主题,通过嘉宾致辞、主旨演讲、主题演讲、圆桌对话、项目启动、发布倡议6个环节,深入探讨和展现女性在旅游业中的创新实践与价值创造。

北京游客安菲日前在福建泉州体验了“簪花围”,她盘发戴花,身着蟳埔女传统服饰,在蟳埔村拍了一组写真。如今,在不同的旅游消费场景中,女性已成为体验与消费的主力。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女性同样扮演着建设者、创新者的重要角色,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为贯彻落实全球妇女峰会精神,2025年旅游业妇女发展大会近日在京举行。大会由中国旅游协会妇女旅游专业委员会主办,以“她旅程 共美好”为主题,通过嘉宾致辞、主旨演讲、主题演讲、圆桌对话、项目启动、发布倡议6个环节,深入探讨和展现女性在旅游业中的创新实践与价值创造。

“她消费”驱动发展

如今,女性群体在旅游业消费人群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旅游场景中出现越来越多女性游客的身影,旅游生态被注入更加细腻的文化表达。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女性在假日期间更愿意与家人、朋友一同出游,女性旅游者在大众旅游市场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介绍,女性的参与让城乡各地的文化空间、旅游场景充满了更多灵动、调性和现代感,女性是旅游活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推动者。从繁华都市的文化场馆和休闲街区,到美丽乡村的多彩田园和研学场景,女性身影随处可见。她们是行程规划的主导者,也是旅游趋势的引领者。

“女性消费者不仅展现了强大的购买力,也对消费环境、体验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体现出对精致化、个性化服务的内在需求。”乒乓球奥运冠军邓亚萍认为,女性消费聚焦“颜值、情绪、体验”3个方面,打卡拍照、美妆穿搭、追星观赛、美食探店等需求,推动旅游产品从标准化向精细化转型,比如泉州“簪花围”非遗体验游、跟着体育赛事去旅行等。

女性旅游者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为旅游企业注入创新灵感。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认为,女性以其独特的创造力、共情力和执行力,塑造着新的旅游产品形态、服务标准和营销模式,是行业创新的重要源泉。

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吴红介绍,在企业的消费人群中,不同年龄段女性的需求差异显著。年轻女性热衷打卡变装,成熟女性客群更偏爱特色文创、慢节奏旅游。“近年来,滑雪爱好者中女性群体占比逐渐增加。因此,我们在长白山滑雪季产品中为女性客群定制了更具吸引力的服务。比如,通过仪式感活动精准契合‘她需求’。”吴红认为,深耕“她经济”、把握女性消费群体偏好,是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她力量”引领创新

杰出的女性从业者始终是推动旅游业前行的重要力量。荣获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用心用情讲好神农架故事的导游谭羽轩,荣获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在漠河北极村用真情服务温暖万千游客的售票班班长周淑艳,深耕文博领域、凭借深厚的文化积淀获评第六届全国导游大赛金牌导游员的朱芝兰……这些优秀女性在平凡的岗位上锐意创新、默默奉献,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创新者和建设者。

“‘她旅程’是女性在旅游业这片广阔沃土上实现自我价值、书写精彩人生的奋斗征程。”中国旅游协会妇女旅游专业委员会会长李云认为,女性可以是独具慧眼、敢闯敢试的企业家,可以是深耕文化、薪火相传的专家学者,还可以是坚守一线、温情服务的从业者,她们的奋斗旅程体现了个人梦想与时代机遇的同频共振。

“女性旅游从业者正以积极参与的姿态,重构现代旅游业的人才基座。”戴斌介绍,在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队伍中,女性群体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力军,其占比不仅高于男性,而且明显领先于其他行业。“全国持证导游中女性占比较高,景区、博物馆讲解员也是以女性为主。她们的专注与敬业让千千万万的游客在行程中领略自然之美、领悟人文之美、体验生活之美。此外,还有更多女性活跃在旅游住宿、乡村旅游、古镇旅游、红色旅游、非遗旅游、旅游演艺、旅游餐饮等专业领域。”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努日古丽·买买提、马小艳在巾帼创业工坊中携手合作,为一家餐厅打造了用艾德莱斯绸制作的特色吊顶,受到游客的喜爱;湖南岳阳市平江县的民宿负责人张更新积极参加“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计划,学习专业技能,有效提升民宿的吸引力和运营水平;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的女性表演者用演绎展示了中国式审美,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这些鲜活的案例表明,女性凭借独特的洞察与共情能力,将创新的灵感转化为可触可感的业态,创造了更有温度的文化和旅游体验。

段强认为,当前,中国旅游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旅游业这一兼具经济、社会、文化功能的综合性产业中,女性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愈发凸显。在中国旅游业从量到质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女性日益从“半边天”向主导力量转变,她们既是关键引擎,也是重要方向盘。

“她未来”仍需赋能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在建设旅游强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她力量”不可或缺,“她智慧”光芒闪耀,“她贡献”日益显著。

如今,旅游业赋能女性发展的创新实践已结出丰硕成果。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南静分享了“天才妈妈”非遗工坊与“妈妈村舍”项目。这两个项目为乡村中拥有非遗技艺却没有传播市场的女性群体提供了技能培训、产品优化、市场对接等支持,让她们的非遗技艺在旅游市场中绽放光彩,切实拓宽了增收渠道。

当前,女性在旅游领域中面临着一些现实约束。“作为旅游者,女性的出行自由仍然受到经济独立程度、传统家庭分工观念、旅游环境友好度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影响了‘说走就走的旅游’梦想照进万千妇女的生活现实。作为从业者,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的女性参与旅游发展的机会与资源获取的能力,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戴斌建议,要打造行业赋能妇女发展的强力引擎,共同培育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大会期间,“女生研学”项目正式启动,这是助力女性群体健康发展的实践之一。项目旨在为欠发达地区的女生提供优质的旅游、教育研学资源,帮助她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项目将整合企业、景区、高校等资源,帮助欠发达地区女生前往国内优质文旅目的地开展研学活动。同时,项目精心设计‘当她遇见’系列研学线路,激发她们对文旅行业的兴趣与热爱,为行业培育更多女性力量。”中国旅游协会妇女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尹智君说。

文章链接:http://www.fjph.vip/news/show-8523.html
文章来源:南平旅游国内旅游    
 

最新小商品批发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