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并专章部署“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战略任务,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和旅游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安徽实际,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发展,高质量编制“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着力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一是深化文旅融合,打造安徽文旅品牌。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立足安徽各板块资源禀赋、现有基础和未来潜力,重点打造六大具有鲜明辨识度和强大吸引力的文旅品牌,即高水平打造以徽州文化为底蕴的世界级旅游胜地、高品质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安徽段)、高质量挖掘淮河文化的时代价值、高能级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地、高起点建设黄梅戏文化传承发展区、高标准打造科创文化休闲旅游品牌。强化规划引领,指导各地谋划一批有创意、接地气、能落实、见实效的重大战略任务、改革举措、工程项目。加强全域链接融合,推动板块内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加强跨区域间资源联合、产品联动、品牌联创,力争建成全国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
二是强化保护传承,推动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督察。深度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持续推进淮南武王墩、东至华龙洞等重点考古发掘,加快明中都等7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3个挂牌、4个立项)建设,为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贡献安徽力量。统筹推进文物本体保护、环境整治、阐释利用,推动凌家滩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建设黄山古建筑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实施歙县等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实施徽州文化基因激活工程,争创国家级戏曲文化(安庆)生态保护区,培育一批非遗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高品质文旅产品供给。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突出休闲度假康养主攻方向,打造一批高品质旅游景区、度假区和休闲街区,培育一批“皖美休闲旅游乡村”“皖美民宿”。立足各地文化、生态、中医药等优势,推动自然观光与文化涵养、生态康养、休闲神养更好结合,推出一批主题化、特色化、定制化的深度体验产品。丰富演唱会、音乐节、“百戏入皖”等活动,实施“百景(百点)演艺融合”工程,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深化“百业+文旅”“文旅+百业”,促进文旅与科技、工业、农业、商业、教育、体育等跨界融合,构筑多业共生、相互赋能的生态圈。
四是坚持产业思维,打造文旅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要素联动,不断激发文旅内生动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每年招引100个牵动性优质项目,滚动实施100个标志性大项目,培育更多具有现代感、时尚感、未来感的“金娃娃”。实施文旅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大力引育龙头企业、平台型企业,梯度培育中小文旅企业,营造各类主体蓬勃发展、良性竞争的产业生态。坚持科技赋能和产业创新双向发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5G/6G、AR、VR等技术应用,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大力提振文旅消费,拓展文旅“合伙人”模式,办好“春游江淮请您来”、“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超级皖”美食争霸赛等品牌活动,打造票根经济、诗词经济、夜间经济等一批带动面广的文旅消费新场景。
五是深化开放合作,提升安徽文旅美誉度。坚持形象宣传、产品宣传和工作宣传协同并进,讲好“宝藏安徽”生动故事,推动安徽文旅走出去、八方游客请进来。积极推进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加快建设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推动安徽文旅产业全链条深度融入长三角市场,打造长三角文旅强劲增长极。建立入境游客精准引流机制,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主动承接上海、杭州等“入境旅游第一站”资源,升级入境及消费便利化举措,建设入境旅游优选目的地。统筹打造多维立体叙事传播体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传播矩阵,策划举办汉文化圈书画大赛、诗词成语大会等活动,擦亮“美好安徽与世界对话”、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等品牌IP,向世界展示“皖美如画”安徽文旅形象。
六是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文旅服务品质和消费体验。坚持“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施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建成开放安徽省文化馆新馆、省非遗馆,建设省图书馆新馆,打造3000个公共文化新空间,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开展“送戏”“村晚”“村歌”等品牌活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实施广播电视“银龄”工程和优抚工程,让便捷优质的视听服务温暖千家万户。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完善旅游标准化服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实施导游词专业化、标准化升级工程,深入开展“人人都是迎客松”文旅志愿服务行动,以优质服务赢得持久的人气和效益。
(作者系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