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北京国际摄影周2025”系列活动在中华世纪坛开幕。来自全球各地的摄影师、摄影机构代表,以及众多市民游客以参观展览、论坛交流等不同形式,共赴影像之约,感受摄影艺术的魅力。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据介绍,本届摄影周以中华世纪坛为主展场,同时联动北京汤山书画苑、影易艺术空间、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车谷小镇、蝴蝶效应艺术馆、中艺影像艺术中心等9个空间,设置11个平行展区。摄影周期间,举办近20场对话交流、50场展览,展出来自26个国家摄影师的近5000幅作品,为市民游客呈现一场多元互融的影像视觉盛宴。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据了解,本次活动以“影像:文明·新质”为学术主题,直面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对影像行业的重塑,以影像为媒介诠释文明的延续与创新。系列活动在秉持国际化、专业化、学术化、多元化特色的基础上,同步探索市场化、产业化路径,通过丰富多彩的摄影艺术展览展示活动,推动文化交流互鉴、科技艺术融合、产业深度赋能。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说,北京国际摄影周自2013年创办以来,已走过13载春秋。13年来,摄影周不断开拓创新,用镜头记录时代变迁、用影像讲述中国故事。如今,它不仅成为北京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更在中外摄影交流、文旅融合、学术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FIAP)副主席郑培书说,本届北京国际摄影周秉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核心理念,通过摄影艺术,让人们看到世界各地的壮美自然景观、多彩人文风情。一张张摄影作品不仅记录所见,更传递所感、诠释梦想,表达了摄影师们对世界的理解与思考。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观众参观摄影展 记者 陈晨 摄
国际摄影家联盟(GPU)主席马诺利斯·米察基斯说,北京国际摄影周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影像艺术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次跨越文化的心灵对话。多年来,国际摄影家联盟与北京国际摄影周精诚合作,共同为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有序开展,加深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理解作出贡献。
本次活动由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联合主办,中国图片集团、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中心、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中国通信摄影协会、北京摄影家协会、北京新闻摄影学会协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