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竞赛也能变“顶流”节目——近日,《工人日报》聚焦一档全网观看量破10亿、每期有超900万人次追更的节目《“冀”高一筹》,这档由河北省总工会联手文旅、卫健、消防等部门打造的融媒体节目,将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搬上电视屏幕,成为老少咸宜的爆款,还让不少劳动者“潜力觉醒”。
这档节目的爆红不仅因为观众能沉浸式感受不同职业的专业魅力,更因为在专业性和观赏性之间找到了平衡,把有意义的内容变得更有意思。节目组在第二现场邀请专业人士讲解,同时用快板、情景剧、AI元素等形式“解读”技能,把硬核知识转化成了观众易懂爱看的内容,甚至成了“科普小课堂”。
传统室内技能竞赛改变打开方式后,既让职工在竞技中展现出技能含金量,也让观众在围观中产生对技能价值的认同。借助融媒节目让职业技能竞赛走向“全民围观”,这背后是工会勇于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的突破。
河北省总工会的技能竞赛不局限于“组织比赛、颁发证书”的传统流程,而是跳出“自循环”的小圈子,通过工会搭台组织、职能部门给予专业支撑、融媒体传播放大影响力的方式,让“工会+”释放出强大合力,让技能竞赛串联起职工成长、产教融合、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成为传播劳动价值观、激发职工奋斗热情的载体,用贴近时代、贴近职工的方式,在观众心中种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种子。
劳动和技能竞赛是工会的传统品牌活动,上述节目的出圈正是近年来各地工会努力打开思路、创新实践,为老传统注入新活力、为老品牌找到新流量的缩影——在2025年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江苏徐州市总工会探索“线上对战练兵+线下技能比武”双线竞赛模式,以形式新颖、趣味性强的网上练兵带动1.5万名职工素质提升;上海浦东新区总工会创新“训-赛-证-用”一体竞赛模式,通过与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投资机构等合作交流,让劳动竞赛和职工成长“双向奔赴”;四川成都市总工会以绝技绝活为切入点,与成都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天府工匠》大型技能挑战融媒体节目,前三季全网累计曝光量超25.2亿人次,“技能明星”效应持续释放。
这些来自一线的创新实践,也给出了一份工会工作的“圈粉攻略”。工会工作想要赢得流量,必须转变观念和语态,善用新载体、新形式、新话语,用职工听得懂、喜欢看的方式办活动、做服务,让工会工作与职工需求、时代发展贴得更近。想要让职工入心,工作先要动情,通过网感的表达、具体的场景、鲜活的故事,让职工产生价值认同,获得职工的情感共鸣。此外,还要发挥工会资源整合力强的优势,不断探索工会工作的“工会+”模式,联合职能部门解决专业问题,联动企业搭建成长平台,联结社会力量拓展服务边界,持续释放“工会+”的合力。 (王维砚)
